首页 >> 兜蕊兰

云南花农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再上新台阶图皱孢冷蕨红梗越桔大花雀麦多籽蒜星花凤梨Rra

发布时间:2024-03-20 16:10:08 来源:民生农业网

云南花农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再上新台阶(图)

云南花农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再上新台阶(图)

作者:陆继亮来源:南花卉信息中心时间:

近年来,云南省花卉产业在生产管理、营销机制、产品流通和新品种选育、新技术研发等方面呈现出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全省花农合作组织的发展也随之发展,逐渐成为云花最具活力和最有发展前途的一支重要队伍。2004年以来,合作组织的数量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涨,2007年有望达200个,并出现了 大花农大联合体 雏形;经过几次 洗牌 ,全省花农联合体的运营和管理更规范和灵活,以 农户+农户+品牌 、 公司+品牌+农户 、 农户+农户 等6种主要组织模式组织起来的联合体,更能适应当今大市场、大流通和大采购的需求,形成了从国内到国际、从小到大不同的目标市场;在生产、采后处理等方面,合作社充分利用集体力量,提高花农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合作社知名度,花农的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口碑越来越好,花农的利益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三年来,云南花农合作组织在生产、管理和市场开拓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它作为一种新型的农民组织形式,其运作和管理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在生产条件、工作环境、融资、内部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为云南省花卉产业发展中产生的新型农民组织 花农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体),丛开始实行统一化管理、专业化、企业化和市场化经营,并受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关注和扶持以来,已有3年多的时间。这几年,在社会经济和花卉产业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开创全国先例的云南花农联合体现状如何呢?请看

一、发展条件更优越

(一)大生产、大市场和大流通为花农合作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今年上半年,云南花卉产业继续保持健康、强劲的发展势头。据初步统计,今年上半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32万亩,比去年同期增长17%,鲜切花产量26.4亿枝、同比增长36.8%。另据昆明海关统计,2007年上半年,出口到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云南鲜切花总量为2846吨,出口创汇854万美元,同比去年分别上涨11.7%和63.6%。发展至今,花农依旧是云花的主力军,全省花农数量在去年8.8万人的基础上增势无减,花农合作组织的发展日新月异,并逐渐成为云花最具活力和最有发展前途的一支重要队伍。今年,经花农、花农组织、企业以及科研单位和广大花卉从业者的努力,嵩明、富民、晋宁、红塔、通海、江川、澄江、麒麟等云南省8个基地县(区)的花卉产业,已初步做到了种植集中连片、生长规范统一、产品符合标准、运销方便快捷、服务周到及时。如今,昆明市斗南镇已形成了全国鲜花交易和物流中心,除有上千批发商常驻斗南进行鲜花销售和各类园艺资材经营外,在此专做鲜花贸易的企业超过100家,其中专做花卉物流和航空代理的企业已达40余家,其中许多企业还同国外大部分国家的采购商紧密合作,具备了接大订单的能力,形成了云花的大市场和大流通雏形,给云花集约化、工厂化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为云南花农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

(二)有利于合作组织发展壮大的交易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2002年,云南从花卉大国荷兰引进花卉拍卖机制,建立了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简称KIFA)。经过4年多的探索、实践和创新,拍卖市场在中国云南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它在引导农合作经济组织(花农联合体)发展,解决千家万户花农面对千变万化大市场的矛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06年,KIFA拥有包含1100多户花农的各类联合体62个,占云南省花农联合体总数的50%有余,合作组织的鲜花年交易量约4000万枝,占拍卖市场总交易量的40%。今年,依托拍卖市场发展起来的合作组织有望突破100个,涉及的花卉面积将由去年的3500亩增至今年的5000亩。

为何有如此多的花农组织能依靠拍卖市场而获得新生和发展呢?KIFA为花农提供了公平、公开的市场交易平台,有实现花农利益分配的机制和手段。10多年前云花产业发展之初,花农在把鲜花按合同卖给企业时,买卖双对一样的主机方交易不透明,花农和企业获得的信息不对称,长此以往,农民怀疑企业贪心,多分了 蛋糕 ,而企业则抱怨农民素质低,常常违背协议行事,即市场上的花价高于合同收购价时,花农把好花私下买到自由市场,企业收不到花,而花价低于收购价时,花农想法找更多的花交给企业,导致企业贴本亏损而拒绝收购、挑剔收购或者拖欠花款。恰逢此时,伴随着云花产业的迅速发展,作为第三方身份而出现的KIFA,吸收国外先进管理理念建立了全新的花卉拍卖机制,把每天花卉的成交价格、交易品种和数量,通过因特公告于众,这给花农合作组织提供了公平、公正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发展空间,花农加入合作组织后,他们的鲜花由合作社统一交由KIFA销售,每一个在充分了解拍卖交易理念后加入 联合体 的社员,不再怀疑自己依靠的 组织 瓜分了本应属于自己的 蛋糕 。不过,花农生产的产品,其质量、品种各异,导致价格各有不同,那么,联合体如何对每个成员的利益进行公平、合理地分配呢?KIFA参照市场需求,制定花卉等级标准并对标准进行宣贯,同时建立与标准相配套的质量控制体系。花农合作组织按标准对花农产品进行分级包装并在拍卖市场统一销售,这样花农只需知道自己产品的等级和数量,通过查询KIFA的交易信息,也就清楚自己应得多少收入,合作和交易完全透明化。解决了产品利益分配和销售问题,花农合作组织要健康持续发展,最核心的就是如何生产出更好的产品,创造自己的等等品牌,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KIFA为花农组织提供了良好的宣传平台,帮助花农打造出了一些响彻国内外市场的花卉品牌,如 联庆玫瑰 、 姚联满天星 等。

越来越扎实的产业基础和宽松的政策环境,以及先进、有序的市场交易机制,推动了云南花农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快速发展,其总体数量逐年增加,从2004年的103个扩展到了2006年的157个,到2007年预计高达230余个(如图3所示)。合作组织的发展,为解决云南花卉种植面积分散、集约化生产程度和管理水平低、优质花比率小等问题探索除了一条新路,为 云花 将来适应世界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的产业环境提供了坚强的后盾,为加速开拓国内外市场带来了新动力。

二、组织模式更优化

(一)新生了集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时钟花属体的 大联合体 雏形。近两年,面临着国内诸多省份及印度、越南等周边国家花卉产业的迅速崛起,以花农为主体的云南花卉产业要适应大流通、大采购国际市场的发展势头,仅靠相对分散、资本薄弱的花农组织和企业的努力远远不够,需要更多的花农组织联合起来,形成拳头优势,对内努力提高自身品质,以保持云南作为全国鲜切花大省的优势,对外齐心协力,以 大腕 的身份去跟国内外采购商谈判,共同开拓市场。因此,在国内外及云南花卉发展的推动下,云南花农组织经过3年多的探索和实践,花卉产业起步最早的呈贡县出现了大联合体雏形。

以昆明市伊尔康花卉出口联合体为例,2003~2005年,该联合体组织者之一霍兰昆尝试 向社员收取管理费,收购鲜花再行销售 失败之后,转变原先松散型的组织模式,于2006年初联盟昆明市杨崇礼等20个种花大户、百胜农资合作社、伊尔康花卉销售联合体和一些汽车运输个体户,组成花卉大联合体。2006年8月至2007年6月,伊尔康联合体共组织上百户花农生产优质康乃馨、玫瑰和满天星等配花上千亩,向新加坡、哈萨克斯坦、泰国、俄罗斯等国家出口鲜花1100万枝,出口创汇突破100万美元,花农亩收入超过1.5万元。该合作社最大的特点是 联盟共赢、分工协作,多方联动 ,联合体花农中的20个核心农户生产技术水平较高、思想意识好,不断总结经验并及时指导其它社员专心搞生产;销售联合体除了负责开拓国际市场、鲜花销售和运输外,快速、准确地将市场信息反馈给生产者,而农资合作社除了给花农提供优质、低价的农药、肥料等农资外,时时监测田间生产和管理情况,如发现病虫害的蛛丝马迹,则快速对症下药,把其消灭于萌芽之中。霍兰昆说,形成联盟后,对发展潜力大的中亚、南亚和中东国家,必要时统一应战,以达到占领更大国际市场的目的,并找到最佳适合自身实际的目标市场,变销售淡季为销售旺季,变滞销为畅销,实现利益最大化。

(二)依托KIFA交易机制发展起来的联合体,运作模式以 农户+农户+品牌 和 农户+农户 为主。花卉产业发展之初,花农依靠企业提供的生产技术、品种和销售渠道,种植花卉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并掌握了大量的花卉种植技术。但是,随着花卉产业的发展以及花农对市场了解的深入,在 公司+基地+农户 的组织模式中发展的花农,与企业产生了利益分配上的矛盾,农企合作变紧密为松散,最后解体。在找到可以公平、透明实现利益分配的机制后,我们的花农再次发挥其创造力,于是,从2004年起,云南新生由农民组成的花农组织,志同道合的花农联合起来 报团 闯市场。

经过两三年的奋斗,农民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品牌,其中玉溪通海十街玫瑰专业合作社就是其中的典型。该合作社自2005年起,采取 引导+指导 统一生产、统一包装、统一分级、统一农资供应、统一品牌销售,使得其 联庆玫瑰 在国内外市场获得了较高的口碑,品牌效应显著增强。2006年, 联庆 牌玫瑰在KIFA的交易均价达到了0.87元/枝,获得了在KIFA交易均价第一的宝座,取得了产品免检资格。今年,十街玫瑰合作社的社员由2004年的42户壮大到了近200户,玫瑰种植面积增至400亩,到目前为止,该合作社的产品80%达到了出口标准,拍卖均价仍保持在0.8元/枝以上。

(三)依托企业发展起来的联合体,运作模式有 公司+品牌+农户 和 公司+农户 。经过与农户多年的磨合,云南许多花卉重点企业以 公司+品牌+农户 的组织模式在通海、元江等地组织花农生产鲜花,改变了花卉产地离销地远的劣势,为当地花农提供生产培训、技术指导、物流和销售服务,解决了花农燃眉之急。当然,花农与企业的合作不再像以前一样包干到底,企业也不再按照合同价收购鲜花,而是把花农纳入到企业的管理体系,与花农实现有机联合,有计划、分步骤生产。以公司品牌销售的花农厚距花属产品,按照KIFA当日交易的价格进行核算,扣除很少的运输、采后处理等费用后,交易收入全部划拨到每户花农的银行帐户上,花农明明白白地获得了应有收益,且还省去很多销售环节的烦心事,所以合作甚紧,心也更贴。当然,凭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周到的服务,花农心甘情愿选择购买企业生产的优质种苗(种球),企业因此获利,并一心做好服务及新品种、新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更好地培育市场、开发潜在消费者,为下一步提高花农收入和发展壮大企业奠定了基石。

实际上,以 公司+农户 的模式的联合体还大量存在,其运作和管理逐渐成熟,如昆明稼南花卉公司、昆明杨月季园艺有限公司、元江县臧健花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昆明煜辉园艺有限公司等。

(四)以良好的销售渠道为支撑发展起来的联合体,运作模式以 农户+农户 为主。云南约60%的花农合作组织靠KIFA交易机制成功运营,但也不乏一些依靠其畅通的销售渠道、数量众多购买商资源,以及合作组织良好的口碑和灵活的管理模式运营的,如通海龚杨洋桔梗专业合作社。龚杨洋桔梗合作社生产的产品均是目前生产量少、市场需求大的花卉品类,且花卉产品质量好,因此国内外订单和要求入社的花农月月有增,品牌效应越来越明显,呈现健康的发展势头。截至到2007年7月份为止,龚杨合作社已有250户社员共生产洋桔梗800亩,日销售洋桔梗切花5000余枝,其中60%的产品经昆明芊卉种苗有限公司、华泰联合花卉(昆明)有限公司等贸易企业出口到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均价达1.0元/枝以上。今年七八月份,该合作社的产品出口均价达到了9元/扎,较去年同期的出口价上涨了44%,且国外订单较去年相比增加了30%,日出口量新增1000枝左右。

龚杨洋桔梗合作社以 微利经营 为原则,花农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种苗和农资由合作社低价统一供给,每株种苗合作社仅有0.03元左右的利润,而社员从合作社购买的优质农药、化肥等农资,合作社不赚一分钱。据合作社负责人刘丽珍介绍,花农从合作社购买 701 、 702 等品种的进口苗,在通海购买只需0.75元/株,而从昆明购买,每株需0.8元(不含运输费用),且每户每次的购买量要达到100万株以上;购买合作社自繁种苗,每株需0.55元,比从市场上购买要便宜0.1元/株。此外,合作社定期从花农的产品销售额中提取3~5%的费用,为花农提供、田间技术指导、培训、销售和运输等服务,并正确引导花农生产,按市场需求计划种植和采摘。每天10点前,根据种苗售信息以及花农反馈的田间生产情况进行产量预测,合作社有专人提前把第二天的销售计划通知各户。

(五)以政府牵头发展的花农组织(协会),起到了服务和引导的作用。县市(区)级的花卉协会,在当地政府及农业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协会通过与花卉重点企业联合举办培训和学习班,邀请国内外专家为花农讲授田间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切花采摘技术及采后处理技术,同时通过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及时把信息传递给花农,进一步提高了花农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在引导花卉产业发展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发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昆明市安宁八街使用玫瑰协会,坚持走 基地+协会+公司 的道路,2006年协会建成250立方米的加工房和办公区,开发了玫瑰含片、玫瑰糖、玫瑰酒、干花茶、饲料等10多个 喜来甜 品牌系列的花卉深加工产品,提高了食用玫瑰的附加值,亩产值从2005年的600元增至20006年的2000元以上,实现销售收入376万元。

三、生产技术更先进

通过有关单位和部门的引导和支持,今年云南花农合作组织的生产设施设备更完善,采后处理技术含量更高、产品包装和分级更规范和科学。经过几年的努力,广大花农通过生产实践,大大提高了其花卉产品的田间生产和管理技术,花农的产品内外品质更优秀,受到了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一)好的组织模式促进大家互相交流与学习,集体智慧促进了生产技术的集成化应用。从调查情况看,云南花农合作组织中几乎都有以种花能手组成的核心技术团队,会员们经常利用交花的空闲时间或者在由合作社组织的培训和各种活动中,相互交流和学习,总结许多适合自身实际的新经验和新技术。针对秋冬季昆明干燥的气候条件,翠华园艺等合作社的种植者在离种植地2米左右的地方安装白布,增加了棚内散射光和棚内空气湿度,提高玫瑰切花品质;为了改善土壤和玫瑰植株根系的生长环境,有的合作社采用 深挖种植沟(种植沟深达70-90厘米)、宽整墒面(宽60厘米) 的技术即在种植沟里从下到上分层填充不同腐熟程度的农家肥,每亩种植基地的投入约5000元(每亩需农家肥20立方米),虽然比其它农户的投入高出2~3倍,但基地可以5~6年不换新苗(一般来说,玫瑰基地2~3年就要换新苗),从而保障了基地持续稳定地高产优质花;龚杨洋桔梗合作社经过3年的试验,摸清了洋桔梗生产中的灌溉时间、水肥配比等关键技术,于今年开始会员普遍推广使用 洋桔梗田间节水灌溉规程 ,从而减少了田间病菌的感染机会,节约了能源,提高了劳动效率;有的合作社为了改善大棚土表结构,减少夜间从土层产生的凝结水,在种植墒面墒铺墒一层腐熟锯末,明显改善了大棚的小气候环境。类似这样的新技术还有很多,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二)财政资金扶持对安装的具体步骤来讲,帮助改善生产条件和环境,进一步提升了产品内外品质。要提高优质花比率,实现稳定均衡和批量化向国内外市场供货,改善生产设施设备和提高采后处理技术含量尤为重要。因此,从2004年起,云南省对花农组织的支持力度逐渐增大,每年都从财政专项资金中拿出100~150万元不等的资金,用于改善运作良好、合作紧密的合作社的大棚、采后处理车间、新品种引进和信息平台建设,起到了明显的引导作用和扶持效果。今年,通海十街玫瑰专业合作社、昆明姚联满天星联合体等合作组织,他们的采后处理车间不再像以前那样简陋和拥挤,也不再因为没有冷库而耽搁了鲜花最佳销售时间。其中,姚联满天星联合体生产的满天星切花均价从2006年的12元/公斤提高了今年的14.69元/公斤,每公斤鲜花的利润从去年的58%提高到了今年的60%以上, 姚联满天星 已成为了2007年全国知名品牌,这个在云南最早种植的切花品种再展雄姿。

(三)生产经营更科学,正逐步朝现代大农业的方向发展。花农组织的产生,一方面改变了花农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转变花农的生产技术如人工浇灌变自动化节水喷滴灌、人工施肥变机械精准施肥等,改进设施、设备实行统一管理,按市场规律对种植结构进行适时调整,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另一方面,使得种植、加工和销售分开,合作社各个组成机构及其成员的社会化分工更细,花农的生产技术手段更专业,产供销一体化,花卉产品贸易国内外畅通。此外,在合作社的统一管理和引导下,花卉生产越来越集中,致使花卉生产地的病虫害预防、监测,花卉产品采摘、加工和运输更方面、快捷,花卉产品质量更稳定和优秀。

眼下,云南花农合作组织的生产经营更为社会化、集约化、专业化、企业化和市场化,以合作组织形式介入的云南花卉生产,正常超着现代化农业的方向发展。

(四)服务功能和手段不断加强,提高了花农的生产技术和产品知名度。无论以什么模式组织起来的花农合作组织,随着其组织机构的不断完善和花农对信息、技术需求的不断加强,合作组织的服务手段和措施也明显增强。除了联合体技术员定期或者定期为会员们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外,许多联合体每年都会定期从国内外邀请花卉专家,集中对社员进行讲授和培训,或者邀请专家亲临田间地头现场指导,花农对获取的技术进行吸收和再创新后,大大提高了花卉产品的品质。

南洋石韦

此外,许多花农合作组织还统一印制宣传册,建立站,组织社员参加省内外专业的展览会,获取更多的信息,努力挖掘更多的客户。与此同时,一些后期发展起来的花农联合体,还经常组织社员到花卉发达区域参观、学习,吸取别人的经验,开阔眼界。总之,目前云南生花农组织的生产技术明显提高,产品影响范围越来越宽。

四、目标市场更宽广

近三年来,云南很多花农合作组织的社员流动性大,会员队伍和组织模式经过了多次 洗牌 弃粗留精,到目前为止,形成了一大批思想统一、目标明确、组织紧密,运作更为灵活的新型合作组织。

走访中得知,云南省花农合作组织生产的产品通过贸易企业、拍卖市场成功销售到了全国70多个大中城市,花农的产品在北京、上海、广州等鲜花消费大城市的花店、花市等地方有很好的口碑。尤其是,80%以上最先发展起来的合作社已开始走向竞争更激烈、挑战更大的国际市场,凭自己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信誉,它们已在国际市场开辟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并能及时捕捉国际市场的最新情报,用于调整生产和战略目标,更好去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部分联合体集中精力做国际营销,巧妙地避开了竞争激烈、市场成熟、门槛较高的日本、新加坡和香港等国际市场,寻找到了售价好、利润大的中亚和东欧市场,如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俄罗斯等。另外,针对云花产地市场淡旺季的销售规律,一些合作组织采取 结合市场消费规律调整生产 等措施,实现了花卉产品效益最大化,农民收入提高了10~20%。例如:澳大利亚市场,因气候与中国相反,夏季花卉价低迷时,向正处于冬秋季的澳洲市场供花,效益明显提高。再者,华裔人口占近80%的新加坡,每年8月份(农历7月)不举行婚庆活动,所以7月份(农历6月)该市场对红玫瑰的需求量量大,等等这些市场信息都影响到花农的生产,给花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进入国际市场历练过后,一方面花农种花获得了更多的收益,另一方面也认识到,云南农民的产品要完全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不断扩大出口量,就得遵守国际游戏规则,合法引种、规范生产。所以,继2006年5月翠华园艺、继兰花卉合作社率先支付高昂的专利费购买国外月季切花品种 樱桃白兰地 、 北极星 等品种的种苗之后,今年合作社投入资金购买专利苗的力度再度加强,已从2006年的30万元株增加到了今年到7月份为止的100余万元,从德国坦陶玫瑰育种公司新购买4个月季新品种,即乳白色并有香味的 音符 、粉色绿边的 舞后 、黄色的 丘比特 和桔黄色的 花园 。除此之外,为了丰富品种结构,其它合作社也加强与日本阪田、美国博尔等国外育种商合作,源源不断引进鲜切花品种在当地进行试种和推广。

五、存在问题

三年来,云南花农合作组织在生产、管理和市场开拓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得到了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关注和支持。但是,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运作和管理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依旧存在一些问题,突出的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资金短缺,阻碍了合作社发展。花农通过合作组织获得了较好的收益,随后他们又把买花赚来的钱投入到了生产中,或者扩大生产、或者小范围改造大棚,努力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产量。但是,采后处理车间、办公场所、物流运输车辆等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的公益性项目,合作社仅靠每年那些微薄的营业收入,短期内解决不了问题,直接导致其产品供货数的不稳定、交易价格偏低以及品牌难以树立。

(二)联合体的法律法规不明确,很多联合体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身份模糊。花农们在注册合作社时,不知到什么部门注册为好,即使到民政部门注册后,而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中的一些条款使得合作社缩手缩脚,不敢去做;如果到工商部门注册,却又因多方面的原因不能注册 联合体 形式存在的实体,合作社正常的经营活动无法进行。

(三)花农从银行贷款筹建合作社困难。2004年, 通海十街玫瑰专业合作社 试图从银行贷款遭遇失败后,合作社的领头农民们,不得不用自己的房子做抵押,东拼西凑筹建起了合作社,事实上,类似这样的例子不只十街合作社一家。

(四)合作社按照统一的标准对鲜花进行分级后,在公平、公开的利益分配机制下实现了利益的公平分配,但是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对大量的交易数据进行人工划分,划整为零,以便分户结算到各家各户,这样工作量大,费时费力,且容易出现误差。

(五)因我国对耕地的控制严格,合作社所必备的办公场地、采后处理车间建设用地较难解决。目前,昆明、玉溪很多地方的合作社,大都是租用村委会、村小组的公共房舍,进行鲜花包装和处理,齿叶忍冬地点狭窄,无法满足需求。

(六)合作社管理人员大多为当地有名望的农民,他们有奉献精神,亦有号召力,但缺乏先进的管理知识,综合素质较低,合作社内部管理功能、组织功能、市场开拓功能和融资功能得不到不断强化,制约到了合作社的长远发展。

斗南农业园艺合作社的基地采后处理车间

姚联满天星合作社花农正对满天星切花进行分拣和包装

历年花农合作组织数量

[收藏本页] [关闭窗口]

Commercial And Automotive temic 12 transponder chip At Great Offers
a&c seiko a&c seiko Suppliers and Manufacturers
Buy day light credit Supplies From Chinese Wholesalers
xperia m dual cover xperia m dual cover Suppliers and Manufacturers
友情链接